Just some random Chinese writing. Nothing is important.

Sunday, July 02, 2006

回中国与去中国

汤奔阳

刚出来留学时,老婆孩子还在中国。那时脑袋里老想着“回”中国探亲。

后来老婆孩子出来了,这种说法也还没改变。我们都常“回”中国探望父母朋友。探望完毕,又“回”到美国。尽管两个方向都是“回”,也没有觉得不妥。

再后来,在美国买房子了,房子后的橙子树长大了,结了几年果了,女儿也离家上大学了。不知道在什么时候,就开始说:我们“去”中国探亲。

我从没有觉察到这种改变。直到有一天国内的一位朋友提醒我,我才发觉。于是有了以下的一番分析。

按文字说,“回”和“去”是有区别的。如果目的地是家里,一个你认为是大本营的地方,那一般用“回”字。如果起源地是家里,目的地是别处,那一般用“去”字。

由此推算,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家当作一个家,那我们就“去”中国探亲,然后“回”到美国来。

举个例子。吃完晚饭,你跟老婆说,“我回小张家打一会球。” 你老婆就会瞪你一眼:“回什么回?小张又不是你的二奶!这里才是你的家!”

遇上对中国人不友好的人,会说:“你不喜欢这里,就回中国去!”然后你反驳说:“我为什么要回中国?美国就是我的家!”如果你平时常把“回”中国挂在嘴边,那反驳起来就会少了一点理直气壮。

我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几个中国朋友,尽管他们都在美国生了孩子买了房子,他们大都说“回”中国。究其原因,我想有以下三个。

1)说习惯了,不想改变。

2)心里只把美国的家当作一个临时的窝,最终还是想“回”中国落叶归根的。

3)尽管美国是家,但中国是根,是个文化认同的地方,是个祖先居住的地方。家固然是家,但根更是家。

由此看来,各有各的说法。其实,是“回”还是“去”,也不必咬文嚼字,能说明白就行。

我们的下一代恐怕就可以省去这许多分析。他们会理所当然地“去”中国旅游,然后理所当然地“回”到美国来。

(2006-07-02)

No comments: